來源:齊魯晚報
2023-02-06 15:26
發表于山東
近日,“2023屆高校畢業生預計1158萬”新聞沖上熱搜,引來熱議。日前,齊魯人才抽取了平臺數據庫中15.1萬活躍畢業生樣本、2.8萬活躍企業樣本及其發布的9.5萬條職位樣本,并結合走訪調查、召開座談會、數據分析會、情況研判會、運用大數據比對等數據分析手段,對樣本數據進行解讀分析和可視化展示。
校招需求負增長,就業形勢更趨嚴峻復雜

從齊魯人才統計數據來看,2019-2021屆高校畢業生需求保持較快速度增長。但2022-2023屆同期畢業生需求連續兩屆呈現負增長,其中2022屆山東高校畢業生需求漲幅為-0.23%,2023屆秋招為-5.81%。
據不完全統計,2022年下半年全省約90%的高校停止線下招聘活動,就業不確定性進一步增加,對此,齊魯人才研究院陳金主任認為:“過去三年,受疫情影響,制造業和服務業持續收縮,給就業市場帶來較大挑戰和壓力,同時許多線下招聘活動或取消或延期,或改為線上進行。隨著疫情防控全面放開,線下招聘活動將全面恢復,進入常態化,受抑制的需求會集中反彈,線下活動對高校畢業生實現更加充分、更高質量的就業將帶來極大地推動作用。”
求職周期重塑:春招“轉正”,求職高峰集中在3月

從齊魯人才數據統計來看,秋招求職“更旺”的傳統印象被逐漸打破,春招“補錄”作用開始顯現,求職高峰主要集中在3月,簡歷投遞量大幅增長。細分學歷層次來看,碩士及以上人群求職高峰期集中在10月份,大專生求職高峰期集中在10月份和3月份,本科生秋招季求職被“考研熱”鎖定,則集中沖刺春招“攻堅戰”,3月份為求職高峰期。
對此,濟南一所本科高校負責就業的老師介紹:“大學畢業生求職跟其他人群不一樣,其帶有一定的選擇和時間剛性。畢業生求職心態趨穩,有很多學生求職策略是先考研究生,再考公務員、事業編,最后才選擇去企業就業。這幾年秋招時很多學生都把主要精力放到了準備研究生和公務員考試,求職時間放在了節后3、4月份,這是與過去最大的不同。”
碩博人群受追捧,本科、大專人群需求量及薪酬“雙降”

從齊魯人才數據統計來看,碩士及以上學歷職位占比為10.81%,與去年同期相比,需求量同比上漲9.25%;崗位平均薪酬為8848元,同比上漲1.56%。本科、大專學歷職位占比分別為55.24%、33.95%,與去年同期相比,需求量同比分別下降6.12%、9.34%;崗位平均薪酬分別為5402元、5088元,與去年同期相比,薪酬同比分別下降0.63%、5.23%。總體來看,隨著山東新舊動能轉換的不斷加速,制造業與人工智能、大數據、云計算等新技術不斷融合應用,碩博學歷人群成為企業爭相追捧的“香餑餑”。
受疫情影響,占據就業市場需求主體的中小微企業雇主量及面向應屆生的新增崗位大幅縮水,短期內崗位結構發生顯著變化。
行業“喜憂參半”:新興產業加速發力

從齊魯人才統計數據來看,人工智能、醫療健康、能源環保、大數據、生產制造等行業人才需求走高。人工智能高速發展,行業需求漲幅為16.55%,形成了良好的產業基礎和生態優勢;醫療健康產業鏈加速延伸,行業需求漲幅為14.16%,人才吸納熱度快速升溫。
在過去幾年,互聯網、房地產、教培、金融行業吸納了大量畢業生,是傳統就業的“蓄水池”。但近幾年這幾大“水池”收縮明顯。而且不少企業更加傾向于招聘成熟老手。一名招聘負責人透露:“之前招的人70%左右匹配就能進來,現在對人選要求更高了,要達到80-90%的匹配。”
新型線上招聘日益成熟,成為招聘主流方式

受疫情影響,各地人力資源市場、校園內暫停舉辦現場招聘會活動,暫停期間,將線下招聘活動轉向線上,集中開展線上招聘。根據齊魯人才數據顯示,2023屆秋招季中,91.26%的企業選擇線上招聘,線上招聘融合社交媒體招聘和直播招聘等形式,憑借即時交流、視頻面試、線上入職等應用功能帶來的靈活性和便捷性逐步成為主流招聘渠道。
隨著疫情防控優化政策和穩經濟各項舉措進一步落實,我國經濟持續恢復,春天已經到來。對畢業生而言,無論是“卷”進炙手可熱的新興行業,收獲高薪,或是進入體制內,享受穩定,每一個選擇背后都需要找準自己的賽道,并持續努力。齊魯人才也將持續關注山東最新就業動態。
注:文中數據為齊魯人才正在發生招聘交易的市場化人才需求,所展示數據僅對齊魯人才的用戶樣本數據負責,時間截止日期為2022年12月31日。
閱讀量:68.9W
打開“閃電新聞”看評論